寧陜縣湯坪-關帝廟一帶基性-超基性巖銅鈷鎳鉑族礦產(chǎn)含礦性研究項目調查研究取得新進展
近期,省地調院地質科技中心承擔的陜西省寧陜縣湯坪-關帝廟一帶基性-超基性巖銅鈷鎳鉑族礦產(chǎn)含礦性研究項目,在湯坪-竹園坪-廟灣一帶鎂鐵質-超鎂鐵質巖首次識別出橄輝巖相,其中發(fā)育典型的與鎂鐵質-超鎂鐵質巖有關的金屬硫化物礦化。
該區(qū)域鎂鐵質-超鎂鐵質巖地表形態(tài)呈橢圓狀、葫蘆狀、透鏡狀,寬80m~200m,長300m~500m,多呈北西西向侵位于胭脂壩巖體內接觸帶附近。巖相學研究表明,其主要由橄欖輝石巖、角閃輝石巖、輝長蘇長巖、角閃輝長巖、黑云母角閃石巖等組成,其中橄欖輝石巖中發(fā)育磁黃鐵礦、鈷鎳黃鐵礦、黃銅礦、紅砷鎳礦等,屬典型的與超基性巖有關的銅鈷鎳礦化。其鋯石U-Pb年齡為213.0±1.5Ma,指示成巖時代為晚三疊世;巖石地球化學顯示巖漿源區(qū)為富集巖石圈地幔,形成構造環(huán)境為后碰撞伸展構造背景。初步顯示該地區(qū)具備形成與印支晚期鎂鐵質-超鎂鐵質巖漿活動有關的銅鎳硫化物礦化。
以往針對南秦嶺印支期鎂鐵質-超鎂鐵質巖漿成礦作用研究非常薄弱,本次在南秦嶺寧陜地區(qū)新發(fā)現(xiàn)與印支晚期鎂鐵質-超鎂鐵質巖有關的銅鈷鎳礦化,為在南秦嶺成礦帶尋找與鎂鐵質-超鎂鐵質侵入巖有關的巖漿熔離型銅鈷鎳礦床(化)提供了重要線索。